海角hjdo43.ccm-海角社区-海角首页登录入口-海角社区封神披风妈妈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3899998888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舌尖相通中国与东盟餐桌上的互惠故事

来源:未知点击: 发布时间:2024-08-26 22:18

  新华社贵阳8月27日电(记者齐健、郑明鸿)千余年前,在中国种植的早期籼稻品种源自越南的“占城稻”,在传入福建后,宋真宗下旨从福建取“占城稻”稻种,推广至江淮地区。千余年后,适应东南亚国家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的中国高产杂交稻走向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田间。中国和东盟间,一场延续千年关于稻作文化的交流仍在继续。

  图为贵州特色“香禾糯”稻种的穗部红芒特写。新华社发

  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和印度尼西亚任抹国立理工学院等11家单位,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深化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赋能国际农业产能合作,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先后实施病虫害防控、水稻高产栽培管理等200多个农业合作技术交流项目,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

  相似的地理气候环境,为中国南方省份与东盟国家的农耕合作交流提供了基础。

  据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健强介绍,贵州省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0万亩左右,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稻作区与贵州地理气候环境类似,适宜相互引进水稻品种和推广栽培技术,以优势互补的方式促进农业发展。

  贵州省天门村的远山、树林、梯田、民居构成了美丽的田园画卷(7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即位后不久就发现,苏皖浙赣一带种植的水稻品种,只要稍有旱情就面临减产绝收的状况。那时,北宋人口正在“井喷”,“一碗米饭”上升为宋真宗的头等大事。宋真宗决心从稻种入手,寻找突破。

  历时数年,宋真宗发现福建种植了一种名为“占城稻”的水稻品种,抗旱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在皇宫试种之后,宋真宗下令“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各地种植。几年后,江南水稻产量大幅上升。到了南宋,“苏湖熟,天下足”,米饭逐渐走上寻常人家的餐桌。

  岁月流转,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关于稻作文化的交流,从未中断。随着双方在经济、人文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水稻专家带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前往东盟。

  图为工人在贵州省麻江县一食品公司生产车间搅拌酿造过程中的酸汤原料。新华社发(杨武魁 摄)

  舌尖上的故事不止于稻作文化。一种制作原料包含稻米的贵州美食——酸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群众的喜爱。

  “来到贵州后发现这里的泰餐等东南亚餐厅越来越多,也比较适应这边的饮食口味,尤其是酸汤鱼跟冬荫功汤都是酸辣可口的味道。”贵州民族大学泰国外教艾欣珠说。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色泽亮丽、口味鲜美的贵州酸汤鱼便跨出了国界,走向越南、老挝、缅甸、新加坡等国家。今年5月,一档名为《酸汤鱼,经典的贵州菜》的节目,在泰国电视台播出。该节目详细介绍了贵州酸汤鱼的起源由来、制作过程以及食用方法。来自中国的酸辣美味在东盟成功“圈粉”,续写着餐桌上的互惠故事。